就算背负再多的苦难,真的勇士依然会笑看惨淡人生。
2023年新年伊始,被人称之为“最惨地产二代”的杨武正在新年贺词中满怀热情地写道:2023年,我们会面临更艰巨的挑战,但是勇气与光芒会伴随在身旁。有了勇气,我们便能粉碎厄运;有了光芒,我们便能照亮前方。
杨武正所描述的挑战很快就来了。
1月30日,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提示公告。
根据蓝光发展披露的业绩预告,料公司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9.37亿元左右。
而杨武正所说的勇气和光芒,就是希望属下和他,就算有再大的困难,也要携手共进,一起去翻越每一座高山,到达共同创造的站点。
就算遭遇众多挫折,杨武正还是希望拼搏一把,完成父亲杨铿的梦想,带领公司闯出一条新路,走出困难并稳步发展。
蓝光发展杨铿。
01 临危授命与永不服输
杨武正。
就像歌词里所说,人生总是起起落落,谁的脸上没有泪痕。路上总是坎坎坷坷,带着伤口继续前行。
26岁的时候,杨武正本该享受他父亲杨铿的呵护,享受着做一个地产二代的明星光环,无限风光,却没有想到,他要临危授命。
2021年,已经爆雷的蓝光发展,险象环生。
为了隔离风险,与上市公司做切割,蓝光发展的前任董事长杨铿不得已早早地把儿子杨武正推上前台。杨铿接替父亲出任蓝光发展董事长和总裁的重任,一跃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地产董事长”。
杨铿让儿子接班,是因为杨铿要以自己的信用去融资,同时不牵连到上市公司。
杨武正应该想到,挑起蓝光发展这个担子会面临着众多麻烦和纠纷。
但是他估计也没有想到,事态的发展有这么严重。
从上任之初,他就背上了45亿负债,可谓是“最惨二代”之一。
而更惨的事情还在后头:
天眼查显示,1月13日,杨武正接到了最新的一期限制消费令,这已经是他接到的第344条限制消费令。
而接任董事长以来,杨武正已有一年时间没有坐过飞机、住过星级酒店,也没有和家人们出去旅游度假。
而且糟糕的事情还在继续——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蓝光的亏损较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34亿元,进一步扩大。
“本期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系经营亏损、减值计提。”蓝光发展方面表示,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以及公司债务风险影响,本期完成售房履约义务并纳入结算的项目销售毛利较低,以及各项运营支出、美元债汇兑损失等因素影响,2022年预计产生经营亏损约58亿元。
同时结合公司项目所在城市市场情况及公司债务违约等风险的持续影响,公司综合前述情况估计计提了约160亿元的减值损失,主要为存货跌价准备。
与杨武正相似,不少地产二代也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福晟的潘浩然、鸿坤的赵伟豪、融创的孙喆一,都经历着行业和家族企业的至暗时刻。
不仅面临经营危机。陷入债务泥潭的杨武正还得面对职业经理人接连出走,债务违约不断,破产、卖身传闻时有传出的困境。
但是杨武正不服输,态度强硬:“我们绝对不会甩卖公司,蓝光也没有考虑让出控制权。”
02 地产二代替父出征
不仅口头上不服输,实际行动中,经历苦痛磨难的杨武正,也没有退缩和躺平。
2015年成功借壳迪康药业,蓝光发展是一家有着30余年发展历史的四川房企,2019年突破千亿大关,2021年即传出债务危机。其轨迹转换之快堪称魔幻,令人唏嘘。
蓝光发展能否走出泥潭,重觅生天? 舆论的聚光灯自然地转向地产二代接棒人蓝光发展董事长杨武正。
公开资料显示,杨武正也有着傲娇的资本:出生于1995年,硕士学历,持有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金融本科学历和英国华威大学金融硕士学历。
从进入蓝光发展的核心管理层,到重权在握,杨武正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2021年6月4日,杨铿正式退位,蓝光发展董事会改选杨武正为董事长。
在接过“帅印”仅仅一个月后,杨武正又兼任总裁一职。
接近蓝光发展的人士评价,杨武正为人相当低调和谦虚,学习能力很强,与管理团队配合相当默契,对创新业务非常感兴趣。
上述人士也表示,目前蓝光正值生死考验的关键时期,杨武正出任公司董事长,给外界传递了强烈的信心。
杨武正既有年轻人的冲劲、干劲和创新活力,同时也有足够的工作履历和经验做支撑,结合其过往在关键情况下为公司作出的业绩贡献,人们期待杨武正能够带领蓝光发展走出困境。
03 跨界光伏积极自救
外界有信心,但也在静观杨武正的行动。
虽然面临四面楚歌,杨武正却展现出其强硬、韧性的一面:不惜断臂求生,不断转让旗下生物医药、物业赛道的资产,以及各地楼盘项目股权。
2021年3月,蓝光发展以49.64亿元转让旗下蓝光嘉宝服务65.04%股权给碧桂园服务。
同年12月,蓝光发展将旗下全资子公司重庆炀玖商贸有限责任公司100%的股权转让给金科地产,价格仅为1元。本次交易标的净资产为14.84亿元,涉及三个房地产项目。
尽管以1元出售,但蓝光发展表示,此次交易通过承债式收购,在出售资产的同时能够降低公司负债约91.91亿元。
2022年10月,蓝光发展旗下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蓝光国博山项目被拍卖,起拍价10.31亿元,申请拍卖人是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涉及债权为5.8亿元。
蓝光发展曾经因为跨界光伏引发资本市场的追捧。
除了出售资产回血,蓝光发展还尝试跨界光伏领域。
2022年8月12日,成都欧蓝光伏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1亿元。
在欧蓝光伏背后有两大股东,即广东欧昊和蓝光发展,两者分别持股70%和30%,其名字便是取自于欧昊的“欧”和蓝光的“蓝”。
对此,资本市场反应强烈。蓝光发展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领涨房地产板块。
不过,面对股民询问,蓝光发展董秘在互动平台上表示,成都欧蓝光伏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尚未实缴,目前,相关资源及技术人员尚未配备,尚无合作项目,后续存在着不确定性。
除了蓝光发展,近两年尝试跨界新能源的房企还大有人在,虽然结局多以失败告终。
但不同房企跨界新能源,或给外界理解蓝光发展与广东欧昊的合作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而且,蓝光发展新能源,是否能够成功,悬念犹存,我们不妨静观其变。
04努力自救突围有望
当然,蓝光发展的突围之路远未结束。
这位95后地产二代需要带领蓝光继续往前走。
因股票质押违约,蓝光集团所持有的蓝光发展股份仍不断被司法拍卖。
公告显示,2022年12月26日至2023年1月20日期间,蓝光集团所持公司股份被司法拍卖累计成交的股份数量为170,465,476股,其中125,297,754股已完成股份过户登记。
待本次拍卖成交的45,167,722股全部完成过户登记后,蓝光集团持有的公司股份将进一步下降为375,180,28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36%。
不过,蓝光发展表示,上述股份变动目前暂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在重重危机面前,杨铿和杨武正父子依然在努力自救。
在企业内部,杨武正给蓝光人推荐了余华的《活着》,试图在其中的文学叙事中,找到前行的韧劲和动力。
尽管目前面临持续亏损和退市风险,但整体环境趋暖,包括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也让蓝光发展和杨武正看到了希望。
近期,已有部分房企通过债务重组迎来发展机遇,如华夏幸福、大名城、冠城大通等房企预计2022年净利由亏转盈。
巧合的是,同为地产二代的孙宏斌长子孙喆一,最近受到外界关注。他投资的《流浪地球2》成为贺岁档的热映影片,11天票房突破29亿元。猫眼专业版预测,《流浪地球2》最终票房将破38亿元。
与此同时,天眼查显示,孙喆一执掌的融创文化不仅是《流浪地球 2》的联合出品方之一,还是主出品方郭帆影业的二股东,持股 11%。融创文化将分到不少的投资收益。
有人认为,在文旅产业领域,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退场后的梦想,有可能由孙喆一帮他实现。
自助者天助。杨武正是否也能凭借着跨界新能源,闯了一条新路,为蓝光发展早觅生机,重迎曙光。
受市场低迷影响,百强房企前8个月销售额(按照全口径销售额排名,下同)再度走低。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8月份,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43656.1亿元,同比下降8.6%,其中TOP100房企8...[详细]
据远洋集团官微数据显示,2023年1-8月,远洋集团在上海、深圳、武汉、西安等27座城市完成2.3万套住宅的交付,包括深圳远洋天著、广州远洋风景、杭州远洋建华宸章新邸等项目均获得业主高度认...[详细]
8月31日,华侨城A发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38亿元,同比上涨18.56%;净利润亏损13.06亿元,同比由盈转亏。据悉,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息负债总额1343亿元。公司有息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