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产业经济>> 工业>>正文内容

沙钢股份收购IDC资产被否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不要“任性”

2021年07月12日 来源:证券日报

近日,国内最大民营钢铁企业沙钢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沙钢股份收购IDC资产被否一事,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这场“马拉松式”的并购重组耗时近5年,经历了788天超长期“任性”停牌,用两年多进行审计、评估、补充尽调,之所以被否,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未能充分披露标的资产海外政策风险和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的相关规定。

截至7月11日,今年以来,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共审核了18单并购项目,15单获通过,3单被否。从并购重组委提出的审核意见来看,“标的资产持续盈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是并购重组未获通过的主因。

方案显示,沙钢股份本次收购标的核心资产GS业绩表现并不理想。由于GS客户之一德利迅达香港未按时支付租金而构成违约,GS多次催告无果,对与德利迅达香港2018年交易形成的应收账款余额在2019年末全额计提减值准备,最终导致收购标的苏州卿峰2019年净利润亏损。如果本次交易得以完成,GS实现并表,沙钢股份2019年度和2020年度备考净利润均将为负。

并购重组本是市场存量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能帮助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上市公司借由并购重组提升发展质量、优化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需要的是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来不得半点忽悠。

诚如业内专家所言,任何企业多主业推进,都需要强调企业自身的资源禀赋,围绕自身已有资源展开,而不是通过单纯的投资,谋求在一个不熟悉、不相关的产业另起炉灶。国内在新基建浪潮中已经建设起很多数据中心,国内数据服务商也成长起来了,此时再收购国外的资产,标的估值、盈利前景是否有较大变化?是否是资源浪费?这些都是要考虑的。

作为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新形势下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上市公司需要扎紧并购重组的“篱笆”,围绕提升自身经营质量、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目标去做,不进行虚假重组、忽悠式重组,并购道路一定会越来越宽。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惠云钛业上半年营收稳步增长 核心优势护航未来成长

惠云钛业8月30日晚间披露的202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61亿元,同比增长6.21%;实现归母净利润1237.07万元,同比下滑;获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855万元,同比增...[详细]

多元业态全面发力 潍柴动力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63.1%

8月30日晚间,潍柴动力交出上半年营业收入超1061亿元,同比增长22.3%,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63.1%的答卷,位居行业前列。报告期内,公司抢抓行业回暖机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产品结构...[详细]

铁建重工上半年总资产突破255.64亿元 海外市场再创佳绩

2023年上半年,面对工程机械行业处于下行调整期,叠加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不确定性增加的局面,铁建重工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深耕高端地下装备制造领域,持续巩固提升隧道掘进机、特种专业装备...[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