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产业经济>> 手机>>正文内容

华为开始反击?要求美最大运营商Verizon支付10亿美元专利费

2019年06月19日 来源:中新经纬

美国可以不购买华为的产品,但不好意思,你的产品里使用了华为的技术。所以,那个“全球最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请付费。

6月14日消息,据路透社、《华尔街日报》等外媒报道,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已通知美国最大运营商Verizon支付超过230项专利的许可费用,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这个金额相当于Verizon去年四季度净利润的一半。

据悉,这些专利涵盖了核心网络设备、有线基础设施和物联网技术,牵扯到Verizon背后20多家供应商公司的网络设备,甚至是一些美国主要的科技公司。

Verizon想“赖账”?

Verizon是美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市场占有率超过40%。早在今年2月,华为就已经向Verizon提出缴纳专利费的事情,随后的5月,双方又探讨了专利侵权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华为在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名单”之前,就已经提出了此项诉求。

没想到,Verizon却联合某些美国政客打出了“民族情怀”牌,企图以此作为“赖账”的借口。

Verizon直接报告美国政府,说遭到了华为的“报复”,完全不提早在2月份,华为就已经提出了专利费的情况。Verizon公司的发言人里奇杨(Rich Young)在对外发声中还暗示,华为“突然”索要巨额专利费,是与政治因素有关。

6月13日,美国参议员马克·卢比奥在社交媒体Twitter上转载华为要求美国运营商Verizon支付专利费用新闻时称,华为已经成为一个“专利流氓”,华为在通过毫无根据的、代价高昂的专利索赔,对美国发动报复性的攻击。

这显然是站不住脚和缺乏常识的。专利流氓(Patent Troll)是专指那些没有或几乎没有实体业务,主要通过积极发动专利侵权诉讼而获利的公司。华为的专利全部产生于自己的产品和业务,并为此付出了巨额的研发费用,要求其他使用方支付专利费用,天经地义。

“未经许可使用专利,而且还不交授权许可费,这种行为十分无耻。”这是美国政客攻击中国公司时,经常使用的措辞,而如今不得不说是“硬核打脸”。

目前,华为在美国的有效专利超过1.2万件,涉及的领域非常多,而本次事件涉及的专利数量在其中占比只有1.8%,因此,理论上,华为还有98.8%的美国专利,还没有派上用场。

这其实也并不是华为第一次就专利问题主动出击。2016年5月,华为在美国和中国同时提起对三星公司的知识产权诉讼,要求三星公司就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对华为进行赔偿。

专利变现是普遍商业选择

实际上,专利变现是非常普遍的商业选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获得专利需要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更要承担无数的风险。因此,除了为己所用,还可以通过专利授权使用获得商业回报,这是非常正常的企业盈利手段。

华为在使用他人专利时从来都不吝啬,用任正非的话来说,就是该付多少就付多少。早在2012年,华为为使用苹果、爱立信、InterDigital、诺基亚和高通等公司的专利,每年主动支付近3亿美元的专利许可费。

在高科技行业,竞争的最高层级一定是核心技术和专利话语权的竞争。因此,华为一直重金砸向研发。根据华为官网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华为在全球累计获得授权专利87805件。

而这一切都源于华为在技术研发上的高投入。近十年来,华为公司一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4850亿人民币,仅2018 年,华为的研发费用就达到了1015亿人民币,占全年收入的14.1%,同比增长13.2%。

在全球科技企业中,去年单纯研发投入超过千亿元的,只有四家公司,分别是三星、谷歌、大众和华为,超过了微软、苹果和英特尔。

而在被称为“未来之战”的5G领域,华为更是在2013年至2018年间,总计投入了6亿美元用于5G研发。华为在其年报中透露,公司自2009年起着手5G研究,已累计投入20亿美金用于5G技术与产品研发,共向3GPP提交5G标准提案18000多篇,标准提案及通过数高居全球首位;向ESTI声明5G基本专利2570族,持续排名业界第一。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折叠屏手机打破“千机一面”困局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智能手机市场延续了去年以来整体疲弱的发展态势。同时,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表明,以折叠屏手机为代表的高端机型出货量仍保持高速增...[详细]

中国成为最大单一市场 苹果手机业绩以何提振?

“当下苹果手机出货量在多个市场已处于阶段性饱和。虽然苹果目前在手机供应链上实施多元化以减少单一风险,但中国依旧是苹果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也是对其手机业绩贡献最大的市场。在AI加持...[详细]

手机“收复失地”后 华为是否“已过万重山”

近日华为发布半年报,3109亿元营收的背后,各个板块表现不一,复苏、动荡与希望相互交织,不过在业内观点看来,华为正以其较强的前瞻性瞄准未来,无论是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还是鸿蒙生态,...[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