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产业经济>> 食品>>正文内容

奈雪的茶还是资本的茶?

2021年06月30日 来源:北京商报

多年以前,当彭心给自己的网名敲下“奈雪”两个字的时候,大概不会预想到,在不久的将来,这两个字将会成为搅动中国新茶饮江湖的代名词。

按照计划,6月的最后一天,奈雪将正式登陆港交所,顺利拿下新式茶饮第一股的宝座。市场已经提前狂欢,6月29日的暗盘上,奈雪大涨11%。按每手500股、不计手续费计算,每手就可赚下1175港元。

第三空间、社交属性,这些奈雪多次强调的属性无一不证明,奈雪从没打算做一家普普通通的奶茶店。从大建门店,到进驻核心商圈,所有人都看得出来,星巴克才是奈雪的执念。但在外界眼里,奈雪多年狂奔留下的标签却多少有点毁誉参半的意思。

“拿着奈雪的茶,我都敢进Prada。”在消费者眼里,小时候的奶茶变成了长大后的“奢侈品”,裹挟着浓烈的营销和网红气息,还总免不了被人诟病一句“又贵又难喝”。

“卖最贵的茶,做最赔本的生意。”在市场上,奈雪成了资本豪赌的战场,哪怕面对的是一家“流血”上市的企业,也忍不住被新茶饮第一股的噱头所吸引,博的无外乎是二级市场上网红茶饮因稀缺而潜在的红利。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从口水战到资本战,奈雪与喜茶在缠斗中逐渐形成了中式新茶饮里的“绝代双骄”。就在奈雪上市的两天之前,市场一度传来消息,喜茶新一轮融资即将落定,估值或将达到600亿元。如果传言落定,600亿元的估值足以创下中国新茶饮之最。

饭可以少吃,奶茶不能不点。拜各路营销所赐,奶茶正成为现代人的“续命神器”。但传统奶茶的时代早已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以奈雪和喜茶为代表的新茶饮崛起,大受消费者追捧,也让资本趋之若鹜。

瞧准了年轻人的消费红利,腾讯、阿里、IDG资本等大佬纷纷入局,近十年茶饮品牌融资近30亿元。难怪有人感慨,这茶喝起来资本味太浓。

热钱蜂拥而入,新茶饮风起云涌。如今的市场,四分天下格局已定,喜茶、奈雪稳稳把持第一梯队,茶颜悦色守城第二梯队,茶百道、书亦烧仙草、CoCo都可坚守第三梯队,还有那个“不讲武德”的蜜雪冰城,正从下沉市场走向一切可能的地方。

万物皆“内卷”,新式茶饮江湖也就不再讲什么“武德”了。即便是把下沉市场拿捏死的蜜雪冰城,也展露了向一二线城市扩张的野心,“农村包围城市”似乎指日可待。

喜茶和奈雪“神仙打架”,也跑不出新品乏味、爆款难现,甚至抄袭的互相指责。夹在中间的一众其他品牌,又是一场消费者的争夺混战。

明面上泾渭分明,实则暗中较劲。市场就这么大,入局者却越来越多,竞争的激烈肉眼可见。屡见不鲜的抄袭问题背后,是行业门槛低、技术含量低、简单易复制的固有弊端。

而过高的门店成本,在装点了奶茶“小资”属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让新茶饮品牌陷入了烧钱扩张的怪圈,哪怕高端如奈雪,也绕不过亏损的难题。

“不是不想出,而是出去了真的会‘死’。”仍未走出长沙“舒适圈”的茶颜悦色创始人吕良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的强调,道出了新茶饮市场残酷的一面。行业龙头都拿不出一个像样的“护城河”,又何谈其他的品牌。

曾经,你一杯我一杯,瑞幸股价能起飞。资本市场从不缺新宠,但别忘了,奶茶虽好,不宜贪杯。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酱酒第二股“港股通”今日生效,南下资金迎来新选择

作为港股白酒第一股,珍酒李渡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创造了今年以来全球消费行业最大的IPO。而上市不到4个月时间,珍酒李渡凭借市值、流动性、基本面的亮眼表现,就被纳入恒生指数系列成份股,...[详细]

月饼销售渐入佳境 多匹“黑马”入局竞逐

今年的月饼赛道,既有广州酒家、桃李面包、元祖股份、五芳斋、嘉士利、美心、盒马鲜生、星巴克、奈雪的茶、喜茶等来自于传统糕点、餐饮、茶饮咖啡领域品牌的参与者,也涌现出烘焙行业新势力...[详细]

瑞幸推出酱香拿铁 每一杯都含有53度贵州茅台酒

9月4日,瑞幸咖啡正式宣布与贵州茅台达成战略合作,成为首个与贵州茅台达成战略合作的中国连锁餐饮品牌。在“瑞幸咖啡×贵州茅台战略合作启动仪式”上,双方联合推出了“酱香拿铁”,每一杯...[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