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闯关IPO的青岛百洋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对深交所审核问询函涉及内容进行了回复,并再度更新招股书。记者查阅招股书和问询函回复文件发现,百洋医药自2017年以来总体呈现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且核心业务收入占比逐年下降。
记者注意到,这是百洋医药第三次闯关IPO。2019年11月,该公司首发申请被暂缓表决。早在2018年,百洋医药就曾谋求上交所上市,最终于当年年底终止上市计划。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百洋医药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0.96亿元、36.52亿元、48.49亿元和24.2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2亿元、2.58亿元、2.10亿元和1.1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该公司核心业务,医药产品的品牌运营业务收入占比逐年下降。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公司品牌运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5.74亿元、16.71亿元、19.94亿元和9.05亿元,收入占比分别为51.09%、45.94%、41.24%和37.36%。期间,品牌运营业务毛利额占比也呈下降趋势,分别为85.64%、80.30%、77.01%和72.56%。
其中,供应商为美国安士的补钙产品迪巧系列,在公司品牌运营业务收入中占据半壁江山。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该产品在品牌运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73.66%、75.15%、62.80%和48.84%。
深交所在问询函中提及迪巧系列产品,要求百洋医药结合当前新冠疫情形势、迪巧系列产品刚需性稍弱的特点,预计2020年迪巧系列产品销售收入情况,是否对发行人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百洋医药回复称,预计迪巧系列产品2020年收入为12.53亿元,较2019年的12.49亿元略有增长,不会对发行人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不过该公司在招股书中也表示,迪巧系列产品是公司运营的最重要的品牌产品,对公司品牌运营业务及整体业绩表现均有重要影响。
据了解,蓝帆医疗业务板块主要包括心脑血管业务、健康防护业务、护理业务。其中,心脑血管业务以支架、球囊和心脏瓣膜为核心,健康防护业务以一次性手套为核心,产品覆盖PVC、丁腈、乳胶和TP...[详细]
9月1日,九州通召开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有投资者问及国家对中药产业有很多支持政策,请具体介绍下公司中药板块的发展情况。九州通表示,公司旗下九信中药作为中药产业平台公司,立足于...[详细]
近年来,中药板块在资本市场叩开新世界大门。8月29日晚,同仁堂发布2023年半年报,主营业务、总营收、净利润等均为近几年新高。尤其,市场端需求旺盛,企业核心产品、核心主要业务看涨,这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