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产业经济>> 教育培训>>正文内容

朴新教育净亏损持续扩大 外延并购模式盈利要待何时?

2019年03月08日 来源:证券日报

近日,朴新教育发布2018财年四季报及全年业绩。Wind显示,公司2018财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28亿元,同比大幅增加73.72%;但净利润却亏损8.33亿元,较上一财年的净亏损3.19亿元进一步扩大。

记者注意到,朴新教育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变化是一致的。2017财年和2018财年,朴新教育的营业收入分别是12.83亿元和22.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和74%;同期的营业成本分别是7.94亿元和12.43亿元,同比分别增加208%和56%;同期的毛利4.88亿元和9.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61%和101.84%。

对于朴新教育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在业内人士看来,非经营性亏损有可能吞噬着公司净利润。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告诉记者,“朴新教育的营收在不断增加,而同时净利在不断下降,同时其营收、成本基本保持一致,说明其净利与营收并不同步的原因是增加了非经营性亏损,这里面很可能是由于其不断收购形成的商誉每年的摊销超过了相关项目的业绩所致。”

一般情况下,商誉是由于公司不断并购而形成的。朴新教育采用的是“收购+运营”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上市公司收购一些教育公司标的,然后上市公司向这些标的输出自己的管理模式。

朴新教育CFO王鹏曾表示:“整合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培训机构,采用我们的PBS系统下沉使之合规标准化发展,在合并购扩张基础上更注重老店同比的内生增长,这样使得我们更像是双引擎驱动的发展模式,发展速度更快”。

朴新教育在收购的路上一路高歌猛进。截至2018年3月31日,公司收购了48所学校,其中K-12辅导学校包括上海新课标、杭州飞跃等,收购的留学辅导学校包括啄木鸟教育和环球教育。朴新教育的学生入学人数从2016年的45.6万人大幅增长至2017年的127.57万人,同比增加180%。

对于教育公司采取外延并购模式是否符合行业商业模式的问题,沈萌表示:“并购整合可以作为企业发展的模式,但问题在于收购的代价和收益是否匹配,如果仅仅是为了跑马圈地而高溢价收购低收益项目,那么就是得不偿失。”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告诉记者,“朴新教育通过资本优势积极扩张来提升市场集中度是一种聪明的战略。但收购标的业绩若不及预期,则会对上市公司造成很大影响,投资者也会承担一定的风险。他还表示,如果朴新教育继续采用并购扩张的战略,它很难实现扭亏为盈。”

在业内看来,朴新教育收购项目的质量是影响公司未来业绩走向的关键。沈萌表示,“未来如果现有项目的盈利没有高速增长的话,那么可能几年内都难以走出亏损。”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粉笔上半年经调整利润2.88亿元 同比增201.2%

粉笔有限公司(简称“粉笔”)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粉笔经调整利润2.88亿元,上年同期为9563万元,同比增长达201.2%;实现营收16.82亿元,同比增长15.9%。公开...[详细]

世纪天鸿营收净利增长 推动"AI+教育"产品落地

8月27日晚,世纪天鸿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4.3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2.59万元,同比增长0.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详细]

教育硬件市场竞争加剧 读书郎上半年营收"腰斩"

表面上看,公司的亏损在收窄,但在2022年上半年,读书郎的公允价值变动造成的亏损为4778.9万元。而2023年上半年,公允价值变动造成的亏损为2024.3万元。除掉这部分影响,读书郎上半年的亏损...[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