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上海市杨浦区初三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中,综合运用板块出现了几乎整整一页与“饿了么”相关的题目。这份试卷一出,饿了么官方微博发文称“这真是意料之外的惊喜”。这份试卷以及饿了么的“惊喜”,立刻引起舆论的纷纷质疑。在质疑声起之后,饿了么旋即删除了“惊喜”的微博。
上海市杨浦区初三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截屏图
“饿了么的企业‘Logo’蕴含着设计者什么意图?饿了么的企业精神又该如何总结?”如此赤裸裸的硬广告竟然直接植入了对广大初中生有重要意义的中考模拟试卷,这就难怪有媒体发问:“用这样几个看似饿了么招工面试的问题,来测试语文学科水平,能得出什么样的效果?”考生如何答题姑且不论,最直接可见的效果也许就是饿了么显现出来的“惊喜”了。只不过,在这个“惊喜”面前,是学校教育在商业运作面前的失守,是教师和学生不得不在考卷上模拟被“惊喜”商家“面试”的无奈。
对于商业广告用语以及商业广告的表现方式,相关法律法规都有规范。尤其是商业广告用语对语言的借用、谐用、篡用和反用,早就引发过担忧和争议,并且也导致了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出台。更重要的还在于,前不久,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刚刚通报了3起广告进校园事件,通报要求学校教育机构要坚决杜绝各类商业广告和商业活动进入校园。并且,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对商业广告出现在学生校服以及其他用具上的事件进行了严肃处理。
而相对于在学生校服和其他用具上出现商家广告,在中考试卷上直接植入商家广告,其做法和效果显然更加恶劣。因为考试试卷的题目中出现广告,对考生具有无可争辩的强迫性。尤其是在中考模拟试卷中出现这种广告题,就等于是强迫考生写出对商家的赞誉,不赞就没有分,这也就相当于逼着学生为其并不了解,甚至并没有什么好感的商家写出必须赞美的广告文案和广告用语。试问,对“这个部分占据整个试卷10分”的题目,哪个考生敢冒着在模拟考试中成绩排名下降的风险而不答或反题意而答?
尤使人们狐疑满腹之处,就是所谓试卷内容来源于网络之说。在此,且不说这些内容是否经过了必要的鉴别乃至核实,实际上,即使试卷采用了相关内容,但只要隐去商家的名字,也不会影响题目的回答。
据报道,上海市的一名语文特级教师对这份试卷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次商业行为。”另一名语文教师则认为:“无论是家长、老师、学生看到这份试卷都会觉得惊讶。这份试卷我觉得出现这样大篇幅饿了么的相关内容是不合适的。”但是,这个“不合适”,其实正是钻了教育主管部门尚没有明确规定在试卷上不能出现商业广告的空子。对此,前述特级语文教师说得好:“企业总是挖空心思想要宣传自己,无孔不入地营销,这份试卷开了一个坏头。同时,也说明社会功利主义者无所不用其极了。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领导、教师,要严格把关,保护好教育环境。”
1月20日,58同城宣布,旗下“赶集网”正式重塑为专注招聘市场的“赶集直招”,以“企业直招”为核心特点,依托于企业直播、企业实勘、短视频探店、AI面试间等智能化技术,连接招聘企业,助力...[详细]
春节临近,1月19日,2022年支付宝集五福正式开启。蚂蚁集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全国有21家博物馆参与了今年的春节集五福活动,比如南京市博物总馆的母子虎形玉饰件、湖北省博物馆的虎座凤架...[详细]
1月17日盘后,快手科技宣布,钟奕祺从首席财务官一职退休,为确保平稳过渡,钟奕祺被聘快手科技的高级顾问,任期两年,原欢聚集团首席财务官金秉被委任为首席财务官,上述决定自2022年1月 17...[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