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 产业经济>> 消费
平安付消保反诈课堂|看案例懂“套路” 警惕“茶”名义非法集资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广东、云南、福建等多地监管部门都曾发布通告提示茶产业领域有关非法金融活动风险。由于消费者缺乏对非法集资的正确认知,不法分子利用“炒茶高额回报”的幌子引诱消费者屯茶,...[详细]

悟空租车“保单”成谜

那么,悟空租车与用户之间存在待弥合的误会,还是已经形成越扩越大的鸿沟?记者在对上述消费者的“反感因子”进行逐一剖析的同时,还发现实际到手的保单竟与宣传界面不符……[详细]

重回万亿元规模,中国人奢侈品消费一年达10420亿

1月18日,要客研究院发布《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奢侈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7232亿元,同比增长7%;中国人奢侈品消费于2023年恢复增长,录得9%增速实现10420亿元,重新回归万亿元市场规...[详细]

年夜饭预订持续升温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预制菜

针对激增的预制年夜饭需求,产业链上市公司也纷纷加码布局。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关于“预制菜”“年夜饭”的问题热度较高。然而,预制菜行业还面临着一些问题。朱丹蓬表示,目前,国内预制...[详细]

要严惩保健品“坑老”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电商的兴起,保健品“坑老”问题已开始向线上转移,犯罪手法也在不断升级。根据披露的案件细节,不法商家采取快递货到付款的方式完成产品售卖,实现“不见面”隐蔽交易,...[详细]

“3.5分饭店”走热 年轻人为何“反向种草”中低分饭店?

外出就餐前,打开餐饮点评类平台查看推荐,已成为中国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近日,有关“评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的讨论走热,微博上“年轻人报复性挤爆3.5分饭店(注:指在餐饮点评类平台上评分不高的...[详细]

扫码成付费唯一选择 二维码何以成了“拦路码”?

“不扫码,寸步难行。”北京市平谷区的王女士来电投诉二维码问题:前几天,她开车出某停车场,准备扫码支付停车费时,因天气寒冷,手机卡顿后突然自动关机。她本想用现金支付停车费,却发现停车场...[详细]

美国591家Costco全面开售元气森林气泡水

在过去三年,元气森林气泡水每年都闯入了北美亚马逊气泡水类目的Top10 ,2022-2023年,元气森林在海外主流消费渠道上屡次实现突破,陆续登陆印尼头部连锁便利店Indomaret、Alfamart超3.5万家,澳洲...[详细]

打造消费“引力场” 新零售成消费复苏引擎

在引领消费复苏上,零售企业功不可没。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面对当前的多元化消费需求,线上平台、线下门店、跨境电商等零售企业多方着手,共同构建了新的消费“引力场”。综合来看,2023年零售...[详细]

合格证不“合格” 一些羽绒服标识存猫腻

“目前国家标准并没有对充气标做出规定,充气标也不是羽绒服上市必须具备的。但羽绒服悬挂充气标,很容易让消费者认为充气标内的羽绒即为羽绒服内的填充物。如果充气标内的羽绒品质高于羽绒服内填...[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