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2日,星期一。一个看似平常的早晨,却标志着中国商界一段传奇的落幕——刘强东与京东集团签订的“十年1元年薪”协议,正式到期。
十年前,2015年8月,刘强东与“奶茶妹妹”章泽天领证结婚的消息轰动全网。几乎在同一时间,京东集团披露了一项震惊资本市场的高管薪酬计划:从2015年至2025年,刘强东每年仅领取1元人民币的基本工资,且不享受任何现金奖励。
彼时,这一决定被外界解读为“情怀”与“担当”的象征。但如今回望,这并非一场简单的“自我牺牲”,而是一场融合了企业治理、财富规划与婚姻风险防御的精密设计。
“1元年薪”背后的真相:2600万股期权才是重头戏
根据京东当年财报披露,伴随“1元年薪”的,是一项价值4.34亿美元(按当时股价计算)的股权激励计划——刘强东被授予2600万股A类普通股期权,行权价为每股16.70美元(相当于每股ADS 33.4美元)。
这意味着,刘强东的真正财富并不在工资单上,而在这些与京东股价深度绑定的股票期权中。正如律师张虎所言:“‘十年之约’结束,刘强东将解除‘每年1元年薪+固定期权’的限制,未来可重新参与新的薪酬方案设计。”
十年间,京东股价从上市初期的约30美元一路攀升,最高突破120美元。仅这2600万股期权的账面增值,便已远超23亿美元。所谓“1元年薪”,实则是将短期现金收入转化为长期资本收益的经典操作。
“离婚只能分5块钱”?网友调侃背后的法律现实
当年,网友戏称:“但凡10年内离婚,章泽天只能分到五块钱,还不够买一杯奶茶。”这一调侃虽显夸张,却触及了高净值人群婚姻财产规划的核心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62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经营收益等,原则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致高律师事务所陈丽娅律师指出,刘强东这2600万股期权需分层次判断其财产属性:
未归属的期权:仅为“期待权”,通常不被认定为共同财产;
已归属但未行权的期权:具备确定价值,法院往往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按“期间比例法”分割;
已行权并取得的股票或现金:明确属于婚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在无特别约定下,应为夫妻共同财产。
因此,若刘强东在十年间已行权部分股票,其增值部分在法律上仍可能构成章泽天可分割的财产。所谓的“5元分割”只是对表面薪酬的误解。
从“薪酬实验”到“财富防火墙”:高净值人群的理性选择
刘强东的选择并非孤例。从乔布斯到马斯克,全球科技巨头高管“1元年薪”早已成为一种象征性姿态,其背后是股权激励与企业长期价值的深度绑定。
更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高净值人群开始采用“信托”作为婚姻风险的防御工具。张虎律师透露:“实务中,越来越多高净值人士选择‘用信托代替婚变防御’,提前设立不可撤销信托,将资产装入其中,从根本上规避婚姻分割风险。”
章泽天本人也早已在商界崭露头角。天眼查数据显示,她目前在6家存续公司担任股东,持股比例从1%到100%不等。其中,海南三亚天博产业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章泽天持股49%,刘强东持股30%。这表明,章泽天已深度参与家族财富管理,甚至可能主导部分投资决策。
十年之约的启示:理性比浪漫更长久
“过去很多人忌讳谈婚前协议,认为‘伤感情’;但现在越来越多理性人士意识到:一份清晰、公正的协议,反而是对婚姻的尊重与保护。”张虎律师的这番话,道出了这场“1元年薪”实验的深层意义。
对于企业家而言,婚前或婚内财产协议并非冷酷的防范,而是成熟的规划。它既是对伴侣的尊重,对家庭的保障,也是对企业、员工和社会的长久承诺。
如今,十年期满,刘强东作为京东董事会主席,未来的薪酬或将回归市场水平。但这场持续十年的“薪酬实验”留下的启示,远不止于数字本身。
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财富,不在于工资的高低,而在于资产的选择与时间的复利;真正的婚姻,不在于誓言的浪漫,而在于理性的规划与共同的成长。
当“1元年薪”的符号外衣褪去,刘强东留给时代的,不仅是一家市值数千亿的科技巨头,更是一堂关于财富、权力与人性的深刻课程。
(本文综合自红星资本局、腾讯新闻、百度资讯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