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产业经济>> 食品>>正文内容

东鹏饮料赴港上市 “跟随”策略能否持续?

2025年04月09日 来源:中国商报网

近日,在内地饮料行业快速扩张的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鹏饮料)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谋求A+H两地上市。业内人士认为,东鹏饮料若赴港上市成功有利于其扩宽融资渠道并进行全球化扩张。不过东鹏饮料目前创新基因不足,近年来快速扩张主要是因为吃到了红牛商标纠纷的红利,其未来进行多品类和全球化扩张面临不小的挑战。

东鹏饮料招股书截图。

东鹏饮料赴港上市

招股书显示,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和瑞银集团担任东鹏饮料此次上市的联席保荐人。

据了解,东鹏饮料成立于1994年,于2021年5月在上交所上市。有关东鹏饮料欲赴港上市,资本市场早有传闻,如今算是尘埃落定。

上海博盖咨询创始合伙人高剑锋对记者表示,近来港股迎来上涨,融资窗口已打开,融资环境较为友好。此时,对于大型优质公司而言,A+H两地上市或将是今年的热点和趋势。东鹏饮料若赴港上市成功,有利于其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国际化水平,增强抗周期韧性。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向记者介绍,东鹏饮料在A股上市后,业绩持续稳定增长,从业务成长角度具有较稳定的基础。因此其到香港发行H股,不会带来经营风险外溢。

招股书显示,本次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完善产能布局和推进供应链升级;加强品牌建设和消费者互动,持续增强品牌影响力;持续推进全国化战略,拓展、深耕和精细化运营渠道网络;拓展海外市场业务,探索潜在投资和并购机会;加强各个业务环节的数字化建设;增强产品开发能力,持续实现产品品类拓展;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近三年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6.5%

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东鹏饮料的营收分别约为85亿元、112.57亿元、15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6.5%;净利润分别约为14.41亿元、20.4亿元、33.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2%;同期,东鹏饮料的净利润率分别为16.9% 、18.1% 、21%。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中国软饮行业零售额约为1.3万亿元,是全球第二大的软饮消费市场。其中,功能饮料作为增长最快的板块,近年来表现亮眼,2019年至2024年零售额年复合增长率达8.3%,高于同期整体软饮料市场的4.7%。

在渠道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东鹏饮料覆盖了全国近400万家终端销售网点,实现中国近100%地级市覆盖。公司打造了独特的“产品+服务”模式,通过超7000人的销售团队为渠道合作伙伴(如经销伙伴及终端销售网点)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在风险方面,东鹏饮料在招股书中提出,公司依靠经销商网络推广销售公司的产品,并从经销商处获得绝大部分收入。公司可能无法有效管理和发展经销网络,这可能对公司的品牌、运营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等。

东鹏特饮大单品收入占比很高

据了解,东鹏饮料起势于2013年,彼时红牛放弃了经典的“困了累了喝红牛”广告语,东鹏饮料则采用“累了困了,东鹏特饮”作为新广告语; 2016年,在红牛陷入商标问题时,东鹏饮料实现快速发展。

而吃到红牛商标纠纷红利实现快速发展的东鹏饮料,如今过于依赖其大单品东鹏特饮。实际上,东鹏饮料这些年推出了多种规格的东鹏特饮,依靠低价策略实现了快速扩张。

202504090733457545.jpg

东鹏特饮。

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东鹏饮料旗下能量饮料东鹏特饮收入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96.6%、91.9%、84%,2024年能量饮料收入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有所下滑,但仍居高位。

除了能量饮料以外,东鹏饮料目前的产品体系还包括运动饮料和其他饮料产品,运动饮料为“东鹏补水啦”,2024年收入为14.95亿元;其他饮料产品包括果之茶、东鹏大咖、鹏友上茶等产品,2024年收入为10.23亿元。

高剑锋认为,东鹏饮料目前仍过于依赖“红牛类产品”,也即其大单品东鹏特饮。东鹏饮料近两年推出的运动饮料和其他饮料产品虽展现出公司进行品类扩张的决心,但其产品和目前市面上的茶饮料、咖啡饮料、果汁饮料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尚未激起太大水花。

全球化和多品类扩张面临很大挑战

东鹏饮料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能量饮料是中国功能饮料行业中规模最大的细分品类,2024年以1114亿元的零售额占整体功能饮料销售市场零售额的66.9%,并预计将以10.2%的年复合增长率于2029年增长至1807亿元。

报告还显示,按销量计算,东鹏饮料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自2021年起连续4年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增长到2024年的26.3%。

高剑锋认为,依靠红牛商标纠纷和低价红利,东鹏饮料近年实现快速扩张,未来若单靠功能饮料这一个品类,增长空间有限。东鹏饮料未来的突破点是多品类发展和全球化扩张。他认为,包括可口可乐、康师傅、统一、农夫山泉在内的大型饮料企业最终都是朝着多品类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这也将是东鹏饮料未来要走的道路。

不过,高剑锋坦言,与可口可乐、农夫山泉等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突破相比,东鹏饮料目前的创新基因还不够,其更多采取的是“跟随策略”,这导致其进行品牌力提升的难度很大,进而导致其全球化扩张和多品类发展都面临不小的挑战。

责任编辑:蔡伊静
相关推荐
东鹏饮料赴港上市 “跟随”策略能否持续?

近日,在内地饮料行业快速扩张的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谋求A+H两地上市。业内人士认为,东鹏饮料若赴港上市成功有利于其扩宽融资渠道并进行全球化扩张。不...[详细]

拆解风味糖浆中的风味与糖,星巴克率咖啡行业进入风味咖啡“无糖”时代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营养学界泰斗陈君石表示,饮料减糖是当前的重点,需要龙头企业带头开展技术创新。在他看来,星巴克的“真味无糖”创新体系覆盖众多门店、适用范围广、饮品客制化选择多...[详细]

立华股份一季度猪鸡销售收入超39亿元 价格震荡仍存盈利空间

4月8日晚间,江苏立华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华股份”)发布3月份销售情况简报。3月份,立华股份黄羽肉鸡及肉猪销售量、销售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从汇总情况来看,今年1月份至3...[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