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第一家市内免税店即将开业。陈雪波/摄影
“他们退税以后,又能去继续消费,就很方便。”近日,在成都IFS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新政对消费者带来的好处。
随着国家税务总局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从多地试点推广至全国,以及市内免税店在全国多个城市的布局加速,免税经济再次引起多方关注。
近日,记者走访了成都的“即买即退”商场和即将开业的市内免税店。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即买即退”和市内免税店政策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境外旅客的购物体验,还促进了他们的二次消费和后续消费。这些政策有助于优化旅游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推动中国免税经济的发展。
推动退税后多次消费
在成都IFS购物中心内,记者看到了大量外籍购物者。在商场三楼的“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用中英双语清晰介绍了“即买即退”的流程,还有泰语相关介绍。
国家税务总局在4月8日发布《关于推广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的公告》。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是指在已实施离境退税政策的地区,境外旅客在“即买即退”商店购买退税物品时,签订协议书并办理信用卡预授权后,即可在该商店现场申领与退税款等额的人民币款项(预付金)。
成都IFS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即买即退”的流程相对简单。外籍旅客在商店购物后,只需提供有效护照、购物发票和退税申请单,然后在退付点签署协议书并办理信用卡预授权,即可现场领取退税款。相比于过去需要等到机场再退税,“即买即退”可以很快拿到退得税费再进行二次消费,更加方便。不过,每个申请单实退金额不能超过1万元人民币,而且需要退税人在17天内从天府国际机场离境。
具体来看,成都IFS商场内的“即买即退”商店涵盖了迪奥、圣罗兰、香奈儿、周大福等多个知名品牌,主要涉及服装、箱包、金银首饰等品类。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来退税的消费者确实以箱包、化妆品为主。消费客群方面,受益于免签政策,泰国的游客最多。记者了解到,成都“即买即退”的商店主要集中于春熙路、IFS片区。
华西证券分析师许光辉向记者表示,“即买即退”把退税环节前置在了购物之后,买完商品很快就能申请退税,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退税带来的实惠,也有利于消费者领取退税款后再一次消费,等于是提高了他们的消费能力。
“即买即退”能够提升境外游客消费意愿,拉长消费链条,成为消费新场景。世邦魏理仕华西区战略顾问部负责人邹丽娟也认为,一方面,通过现场现金返还,可以激发境外游客消费参与意愿,63%的游客会将退税款直接用于再购物,形成“购物—退税—再消费”的闭环;另一方面,各地免税店不断扩展业态种类,国潮文创、定制国货等品牌产品比重不断提升,带动国货出海,免税店正在成为文化输出的新场景。
根据成都市税务局向记者提供的数据,2024年成都市共有离境退税商店429家,同比增长34%,其中“即买即退”商店49家。全市离境退税金额近3000万元,商品销售额突破2.5亿元,同比增长超400%。在此基础上,2025年一季度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及退税额同比增长270%,规模已达2024年全年的41.4%,办理离境退税的境外旅客数同比增长225%,开单量同比增长206%。
拓展市内免税店
相比于“即买即退”的先买后退,还有一种更加便捷的购物方式,即“市内免税店”。去年8月,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的通知》,明确自2024年10月1日起,按照《市内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市内免税店管理工作。
成都首家市内免税店也迎来实质性进展。日前,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成都市锦江区政府签订《成都市内免税店经营协议》,并已向国家提交备案材料和申请经营许可。该市内免税店选址锦江区仁恒置地广场,经营面积3140平方米,紧邻春熙路—盐市口商圈,地处城市CBD核心区,区位优势显著。
记者在仁恒置地广场看到,购物中心的一处两层店铺已经打围,围挡上写着“成都唯一市内免税店入驻成都仁恒置地广场”。商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座市内免税店还处在装修阶段,预计将于今年10月对外营业。
记者了解到,成都市内免税店后期将由中免集团主导运营,采用“市内选购、口岸提货”模式。在引入国际一线品牌商品的同时,市内免税店还将结合四川本地特征,推广具有四川文化特色的国货潮品,打造文化传播窗口。
邹丽娟指出,在市区设立免税店,有利于吸引境外高端消费回流,拉动关联消费增长。一是室内免税店突破机场长时间远距离等时空限制,让购物更便利;二是市内免税店多设置在城市中心商圈,让“买买买”变成“逛逛逛”,带动区域餐饮、娱乐、酒店等相关消费。
另外,免税店对内需增长也具有较大推动作用。它通过价格优势拉动消费增长,释放消费潜力,2024年全国免税销售额同比增长1.2倍。还可以加速国货品牌国际化、吸引更多国际消费品牌企业等设立区域总部。此外,免税店还能促进商贸、物流等产业链协同发展。免税店每卖出1万元商品,可形成5万元综合收入联动效益,促进包装、运输等上下游产业服务需求增加。
促进国内消费回流
为何大力推动免税经济?许光辉介绍,免税经济不仅可以吸引更多境外旅客入境消费,还可以促进国内消费回流,提升国内消费市场的活力。
在去年商务部发布的《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中提到,要更好发挥免税店和离境退税政策作用,落实市内免税店政策,推动已批准设立的市内免税店尽快完成建设并营业。同时,鼓励国产名特优新产品、国货“潮品”进市内免税店和口岸出境免税店销售。
特别是在中美关税战的背景下,许光辉认为,“即买即退”、市内免税店的推进表明了中国的开放姿态。中国希望更多的消费回流,也希望更多的外国人能来中国消费,促进国内内需的增长。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实施的各项免签政策,持续简化来华签证流程,推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便利举措,让越来越多外国朋友走近中国、感受中国。在“中国游”持续升温带动下,“中国购”成为海外网友在社交媒体热议的话题。
此外,日本旅游观光国策的成功经验也为中国提供了借鉴。通过签证便利化、免税零售渠道大幅扩张等措施,日本入境游效果显著,旅游业对GDP的贡献率大幅提升。中国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通过优化入境政策、扩大免税购物渠道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国内消费市场的活力。
具体来看,日本在2003年后确立观光立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巨额贸易逆差、国内消费力低迷等问题。通过签证便利化、免税零售渠道大幅扩张、旅游基础设施完善等措施,入境游效果显著:(1)日本入境游人数从2009年的679万人次增长至2019年的3188万人次,CAGR(年复合增长率)达16.7%,并于2015年超过出境游人数;(2)旅游业对日本GDP的贡献率由2009年的5.5%提升至2019年的7.3%,2018年超过30%的旅游收入由入境游贡献;(3)日本百货免税商品销售额由2014年的539亿日元增长至2018年的3396亿日元,复合增速58%;(4)入境游极强地刺激了当地住宿需求,2014—2019年日本酒店CPI持续增长,涨幅显著高于整体CPI。
在许光辉看来,“即买即退”和市内免税店政策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境外旅客的购物体验,还促进了他们的二次消费和后续消费。这些政策有助于优化旅游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推动中国免税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