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企业要闻>> 民营企业>>正文内容

博俊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超50% 模块化产品收入进一步提升

2025年10月14日 来源:北京商报

10月13日晚间,江苏博俊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俊科技”)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2亿元至6.62亿元,同比增长50%至80%;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表现尤为突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44亿元至2.85亿元,同比增长80%至110%。

对于业绩的变动,公告显示,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景气,报告期内博俊科技订单持续增加,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稳步增长;公司新能源汽车车身模块化产品收入进一步提升,盈利水平进一步增强。

记者了解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突破,叠加政策对智能网联、高端制造领域的支持,下游车企加速扩产与车型迭代,直接带动上游车身结构件需求增长。凭借技术与供应链优势,博俊科技已进入多家头部车企供应链体系,其半年报中“订单持续增加”的趋势在前三季度预告中进一步延续,印证其在产业链中的份额稳定性。

在产品竞争力与技术支撑上,博俊科技的核心优势集中于车身模块化产品与自主技术储备。模块化产品凭借高集成度、强定制化的特点,既能帮助车企缩短组装周期、降低成本,又能以技术壁垒形成差异化竞争;技术层面,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掌握冲压、焊接、热成型等核心工艺,且具备独立的模具同步开发能力——这一能力是车企选择供应商的关键标准,专业的模具开发团队与体系也为模块化产品生产提供了保障。

研发投入与专利储备进一步夯实技术优势。2025年上半年,博俊科技研发投入达6838.95万元,同比增长21.08%;截至6月底,公司及子公司累计拥有专利109项,上半年新增15项专利技术,持续强化在轻量化、模块化领域的技术壁垒。

上海与梅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合伙人沈萌对记者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企业若想占据高附加值环节,必须依靠技术研发构建护城河。博俊科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积累专利,不仅能提升现有模块化产品的性能与质量,更能提前布局下一代技术,为后续产品迭代与市场拓展预留空间,这也是其能在行业增长中捕获更多份额的核心原因。

市场与产能布局方面,博俊科技已形成覆盖核心汽车产业集群的生产网络。该公司现有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常州市及重庆市,分别配套长三角与西南汽车产业集群,实现与客户的近距离对接及快速响应;2024年投建的常州博俊二期基地,进一步扩充白车身业务产能与一体化压铸能力。同时,公司在成都市布局高压铸铝、一体化压铸产品基地,在河北省燕郊镇筹建京津冀配套基地,在广东省肇庆市建设珠三角配套项目;2025年以来,公司又先后在常州市、浙江省金华市设立汽车轻量化零部件研发及生产基地,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地区产能布局,强化区域供货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在国际市场拓展上,公司产品已远销北美、欧洲、南美、东南亚等地,通过客户全球采购平台实现全球化配套。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师戴畅在研报中表示,展望下半年,零跑、吉利等品牌新车型将进入集中放量周期,作为这些品牌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博俊科技有望直接受益于新车型量产带来的订单增量。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对记者表示,尽管博俊科技短期业绩表现亮眼,但仍需警惕行业竞争与赛道依赖带来的潜在压力。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车企为抢占市场份额可能发起价格战,成本压力将向上游零部件企业传导,若公司未能通过技术优化或规模效应消化成本,可能面临利润空间被挤压的风险;另一方面,公司业务高度聚焦新能源汽车赛道,若未来行业渗透率增速不及预期,或核心客户因经营调整、车型销量波动减少订单,将直接影响公司业绩稳定性。

林先平认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模块化是行业明确发展趋势,博俊科技的核心产品与这一趋势高度契合。长期来看,若公司能持续拓展客户边界,降低对单一客户或区域的依赖,同时进一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有望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细分赛道上持续巩固市场地位,实现从“跟随增长”到“引领增长”的转变。

责任编辑:李康
相关推荐
跨界养猪 大禹生物增资5000万元加码养猪业务

在生猪养殖行业整体产能高位运行、猪价持续承压的背景下,大禹生物再度加码养猪业务。近日,大禹生物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山西大禹畜牧有限公司拟用自有资金对其全资子公司蒲县大禹智慧农...[详细]

阳光电源递交上市申请材料 欲冲击“A+H”

近日,港交所官网显示,阳光电源递交上市申请材料,欲冲击“A+H”。无论是当下的资本环境还是阳光电源的全球化布局,公司此次赴港上市并不意外,而是全球化战略的必然选择。在开启第二个IPO...[详细]

3家公司IPO集中上会,优迅股份二度迎考

根据安排,10月13日—17日这周共计3家公司IPO上会迎考。其中,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均闯关科创板,10月15日首发上会;深圳天溯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