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酱香型白酒热度持续攀升,被誉为酱香工艺标杆的"坤沙酒"成为市场追捧的焦点。所谓坤沙,即采用完整颗粒高粱和纯粮大曲酿造,口感层次丰富、香味持久,是酱香酒中品质最高的类别。然而,当各大电商平台充斥百元以下的"坤沙"产品时,消费者不禁疑问:这些低价产品是否真实?坤沙酒的价格底线究竟何在?
工艺与成本:无法逾越的价值壁垒
坤沙酒的高价并非市场炒作,而是由其复杂的生产工艺和昂贵的时间成本所决定。中国酒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指出:"坤沙酒的成本结构,首先源于传统的'12987'工艺体系,这种工艺意味着漫长的生产周期和极高的管理成本,从根本上限制了量产能力。"
"12987"工艺即一年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每一轮次取酒的风格与酒精度均有差异,需要分级贮存、多年陈放,再经大师勾调方能成型。
原料是另一重刚性约束。坤沙酒必须使用贵州特产的红缨子糯高粱和优质冬小麦,前者出酒率极低,但能耐受九次蒸煮。据贵州产区某酒企负责人透露:"红缨子糯高粱收购价比普通高粱高出30%-50%,约五斤粮食出一斤酒,仅原料成本就占产品价格的35%-40%。"加上三年以上的陶坛储存期带来的仓储成本、酒损和资金占用成本,共同推高了坤沙酒的最终价格。
市场乱象与价格"红线"
基于上述成本,行业内部形成了价格"警戒线"。知名酒类行业专家指出:"以当前原辅料和能源价格计算,一瓶合格坤沙酒的生产成本很难低于100元,终端售价若长期低于这个价格,其真实性就值得质疑。"
市场上大量标注"坤沙"却仅售几十元的产品,很可能是采用碎沙、翻沙工艺甚至酒精勾兑而成。这类产品与纯正坤沙酒品质相去甚远,却依靠模糊标注混淆视听。
坚守与破局:以品质与透明重建信任
面对市场乱象,一批坚守传统工艺的企业选择以"透明化"和"价值回归"作为应对策略。这些企业不再仅仅强调"古法""传统",而是向消费者清晰传达工艺细节、成本构成与产区优势。
以贵州赤水河上游产区的碧春酒业为例,该企业将核心产品锚定在200-1000元的合理价格区间,并通过标注基酒年份、轮次配比等方式提升产品可信度。碧春酒业负责人表示:"我们没有庞大的广告预算,而是将资金重点用于延长基酒储存时间和提升勾调技艺,确保产品品质。"
这些注重工艺品质的老牌酒厂正通过差异化策略实现突破。它们更加注重工艺细节的打磨,在发酵时间控制、窖池管理等方面进行精细化操作,部分甚至采用超过行业标准的储存期,为消费者提供更具诚意的产品。
坤沙酒的价格之争,本质上是市场快速膨胀期价值规律与投机行为的博弈。唯有消费者回归理性、行业坚守底线、监管持续深入,"坤沙"二字所承载的传统工艺价值才能得以真正彰显。消费者在选择坤沙酒时应当认清:优质的产品需要相应的成本支撑,百元以下难寻真正的坤沙好酒。在酱香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那些坚持传统工艺、注重产品品质的企业,终将获得市场的认可和回报。
近年来,随着酱香型白酒热度持续攀升,被誉为酱香工艺标杆的"坤沙酒"成为市场追捧的焦点。所谓坤沙,即采用完整颗粒高粱和纯粮大曲酿造,口感层次丰富、香味持久,是酱香酒中品质最高的类别...[详细]
近日,知名投屏应用“幕连”正式宣布支持鸿蒙系统,即日起鸿蒙用户可通过应用市场下载使用。此次适配进一步拓宽了幕连的跨设备兼容能力,为用户在大屏演示、影音娱乐、在线会议等场景带来更...[详细]
9月19日,智能自行车开创者品牌酷骑(COOGHI)正式发布“绿曼巴”智能公路车系列,涵盖G5 、G7 PRO、G9 PRO三大智能版本,售价区间为5998元至21998元。该系列凭借创新智能系统、专业级配置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