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科技>> 科技园区>>正文内容

海淀发布“人工智能”等领域扶持政策 聚集智能企业

2019年05月27日 来源:北京日报

日前,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发布会(2019年上半年)举行。海淀区发布《关于加快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的十五条措施》《关于支持中关村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引领发展的十五条措施》两个产业政策,这是继去年“海淀创新发展16条”后,海淀区又一次用一揽子政策推动创新发展。

数据显示,海淀区聚集了全国近20%的人工智能企业,也是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人工智能15条”包括强化原始创新能力提升、集中支持关键技术源头创新、鼓励发展早期和长期投资等。

具体如支持高校院所、新型研发平台和顶尖科学家团队等创新主体,开展跨领域、跨学科、大协同的超前研究和创新攻关,对实现重大突破的项目最高给予2亿元资金支持。支持企业围绕人工智能芯片、核心算法、操作系统等“卡脖子”领域开展攻关。海淀区将联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发起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人工智能科学家创业基金,并设立1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引导基金,加强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早期投资、长期投资、分阶段连续投资和产业链组合投资。

海淀区已经着手建设范围100平方公里的中关村自动驾驶示范区,并建成全国首个封闭测试场地。“智能网联汽车15条”包括:支持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建设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和开放测试区域等。海淀区将开放短途接驳、物流配送、智能清扫、智能公交等自动驾驶示范应用场景,探索“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等新一代出行服务模式。

会上,海淀区与姚期智代表的世界知名科学家签约共建海华信息技术前沿研究院。同时,围绕微芯边缘计算、自动驾驶、生物医药孵化、高端医疗器械、硬科技孵化、第三方服务等高精尖领域,与知名科学家、知名企业落地签约一批重大项目。

海淀区率先在全市推出17个科技应用场景建设项目,包括智慧医疗、科技公园、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无人便利店等,以及金融风险智能监测、超高清视频技术、非公党建学习平台、5G技术推广等,并遴选具有代表性的5个项目意向签约。

中国(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当天揭牌。海淀区还组建了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翠湖智能网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两个市场化运营平台,形成“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产业服务体系。

当天,海淀区还发布了“优化海淀区人才公租房保障和管理”“海淀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产业空间资源管理和利用实施意见”两个政策。放宽人才公租房申请限制,如申请人及家庭成员在本市有住房,但距离申请人工作单位超过15公里的,可申请人才公租房。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西部(重庆)科学城全力打造软件产业发展新高地

数据显示,西部(重庆)科学城内软件企业累计1044家,其中规上软件企业28家,独角兽企业1家(特斯联智慧科技),国家重点软件企业1家(中冶赛迪信息),市级重点软件企业10家,“专精特新”...[详细]

58企服青白江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园

58企服产业园合伙人兼西南公司总经理王连锋在开园仪式上表示:“58企服将充分运营互联网信息工具,推动数字落地、订单落地、生产落地、产业聚集,依托58企服渠道赋能、金融赋能、品牌赋能、...[详细]

小米智能工厂(M1项目)有序复工复产

“在此期间,昌平区科技园管委会、区住建委、区发改委等部门给予了我们项目大力支持和指导。”小米智能工厂(M1项目)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项目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目前已全面...[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