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企业要闻>> 上市公司>>正文内容

和元生物2024年营收增长超20% 公司回购股份展现发展信心

2025年04月18日 来源:证券时报网

4月17日晚,和元生物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达2.48亿元,同比增长21.16%,同时,再生医学领域实现“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突破”,开始贡献收入。

临港产业基地投产 产能释放夯实竞争壁垒

和元生物深耕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十余年,募投项目临港产业基地一期全面投产成为年报亮点。根据公开信息,临港产业基地约7.7万平方米,配备13条GMP载体生产线与20条细胞生产线,具备5L-500L质粒发酵规模和50L-2000L悬浮细胞培养规模,产线数量与产能规模位居国际行业前列,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为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开发提供从DNA到NDA一站式服务的企业,能够帮助客户在一个场地内完成从药物开发、临床试验到商业化生产的全流程服务。

2024年,和元生物继续发挥业务全面性、技术多样化、项目经验丰富等优势,在溶瘤病毒、AAV基因治疗、CAR-T/NK、干细胞等细胞治疗以及mRNA、外泌体等多个细分领域开拓新客户,并取得订单进展,年内新增CDMO业务订单额超过2.7亿元,全年协助客户获得12项IND批件。

报告期内,和元生物实现CDMO销售收入1.35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6.12%;截至报告期末,和元生物累计协助客户获得国内外IND批件44项,累计承接各类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项目数量超过450项,其中III期临床项目4项,借助临港产业基地大规模产能优势,支持创新药企业不断推进后期临床项目。

和元生物表示,通过工艺改进与资源共享持续降本增效,将进一步巩固其在CGT CDMO领域的领先地位,随着全球药物研发热度攀升,和元生物凭借规模化交付能力,有望持续赋能行业发展。

再生医学破局: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再生医学正成为生物医药行业的新蓝海。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干细胞市场规模预计达265亿元,但中国整体干细胞存储率比例在3%以下,较发达国家15%—20%的水平存在巨大空间。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双重驱动下,这一领域正处于爆发前夜。

2024年9月,和元生物全资子公司和元和美“再生医学中心”正式成立,将技术服务的应用领域从基础研究、新药研发扩展至再生医学。和元和美通过整合母公司丰富项目经验,结合先进的细胞制备工艺、完善的检测方法学及研发生产和存储实验室,构建覆盖细胞存储、原料生产到临床转化的CRO/CDMO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实现细胞治疗产品从研发到商业化生产的无缝衔接,并参与上海市医药质量协会《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团体标准的制定,为再生医学及抗衰领域提供高质量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和元生物于2025年启动股份回购计划,截至4月10日,和元生物累计回购1872.67万股,占总股本2.89%,成交均价5.34元/股,总金额近1亿元。其中部分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剩余股份将择机出售或注销。

和元生物在公告中表示,此次回购不仅体现了管理层对公司内在价值的认可,同时希望通过股权激励绑定核心团队利益,为公司长期发展注入动力。

责任编辑:蔡伊静
相关推荐
和元生物2024年营收增长超20% 公司回购股份展现发展信心

和元生物深耕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十余年,募投项目临港产业基地一期全面投产成为年报亮点。根据公开信息,临港产业基地约7.7万平方米,配备13条GMP载体生产线与20条细胞生产线,具备5L-500L质...[详细]

齐峰新材净利润“腰斩” 昔日“预增王”业绩骤降

杨兴杰建议,造纸企业要向高端化与差异化转型。具备技术研发优势的企业可能会加大高端纸或特种纸的研发投入,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避免陷入低价内卷。华泰股份、太阳纸业等企业已纷纷...[详细]

博士眼镜增收不增利 智能眼镜风口下的资本狂欢与经营现实

广州眺远营销咨询公司总监高承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博士眼镜2024年财报也可以看出,智能眼镜领域的布局尚未给博士眼镜形成有力的盈利支撑,营收仍依赖传统业务。这表明博士眼镜虽搭上...[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