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专栏>> 评论•观点>>正文内容

酒店拖鞋回收风波:环保幌子下的行业乱象

2025年09月22日 来源:中国企业报道

事件曝光:五星级酒店的卫生危机

常州万豪酒店近日被曝出将客人使用过的拖鞋回收后简单清洗即重复使用,这一行为经住客拍摄视频上传网络后迅速引发舆论哗然。视频显示,工作人员将收集的拖鞋仅用清水冲洗后便重新包装,完全未达到《旅业客房卫生间清洁操作规程》要求的消毒标准。面对质疑,酒店方最初辩称这是"环保举措",后在市场监管部门介入下才承认管理疏漏。值得警惕的是,这并非孤例——某第三方检测机构2022年抽样显示,31%的五星级酒店存在一次性用品违规回收情况。

行业潜规则:暴利驱动的灰色产业链

深入调查发现,酒店一次性用品回收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以拖鞋为例:

‌成本账‌:一套全新拖鞋采购价约5-8元,而回收清洗成本不足0.5元

‌暴利空间‌:按300间客房计算,单此一项年省可达40万元

‌监管漏洞‌:现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未明确禁止拖鞋回收,仅要求"清洁消毒"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操作往往被包装成环保行为。某连锁酒店集团内部文件显示,其将"减少一次性用品消耗"列入ESG报告,却未披露具体操作方式。环保专家指出,真正的环保举措应是提供可循环使用的非一次性拖鞋,而非伪环保的回收利用。

消费者权益与行业转型的两难

这场风波折射出酒店业面临的多重困境:

‌成本压力‌:疫情后行业平均利润率降至3.2%,较2019年下降60%

‌监管滞后‌:现行标准对"重复使用"界定模糊,检测手段落后

‌消费认知‌:68%消费者反对回收,但仅29%愿为环保支付溢价

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秘书长指出,行业正处在转型十字路口。一方面,华住等集团已试点可追溯的消毒拖鞋系统;另一方面,万豪等国际品牌则陷入本土化运营与全球标准的冲突。真正的解决方案应是建立透明化标准——如日本酒店的"消毒过程可视化"系统,让消费者亲眼见证消毒全流程。

这场拖鞋回收风波绝非简单的卫生事件,而是暴露了酒店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认知偏差。当环保成为降低成本的理由,当五星级标准让位于利润考核,最终损害的是整个行业的信誉。监管部门亟需出台更细化的操作规范,而消费者也应用脚投票,促使行业建立真正的绿色运营体系。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推荐
酒店拖鞋回收风波:环保幌子下的行业乱象

常州万豪酒店近日被曝出将客人使用过的拖鞋回收后简单清洗即重复使用,这一行为经住客拍摄视频上传网络后迅速引发舆论哗然。视频显示,工作人员将收集的拖鞋仅用清水冲洗后便重新包装,完全...[详细]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投资风向转变还是新能源赛道遇冷?

巴菲特的退出不应被简单解读为对比亚迪的否定,而应看作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当新能源车从概念走向普及,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所有参与者都需要在新的游戏规则下证明自己...[详细]

苹果挂绳定价479元:奢侈品的逻辑还是消费主义的陷阱?

这根橙色挂绳就像一面棱镜,折射出当代消费主义的全部光谱。它提醒我们,在品牌神话与社交焦虑的双重夹击下,保持清醒的消费认知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当科技公司开始贩卖身份认同而非实...[详细]

返回顶部